南通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.
2020年06期
第45-54页
核心
摘要:除調型、調值外,上古與中古漢語聲調的差異體現在兩個方面:一是調類,比如上古漢語的聲調就有三調、五調之說;一是每個字的具體歸類,比如有些字中古是去聲,上古屬于平聲。這兩類差異,段玉裁稱之為"古四聲不同今韻"。各家構擬在反映古今調類總體差異方面,均言之成理。在古今異調字問題上,高本漢等學者的構擬體系缺乏解釋力,但可以容納對異調字的不同處理;而持聲調源于韻尾假說諸家的構擬,則陷入邏輯困境,如何解釋異調字從上古到中古的演變過程,是該假說面對的一個難題。
- 專輯:
教育與社會科學綜合; 哲學與人文科學
- 專題:
中國語言文字
- 分類號:
H111
引文網絡
相關文獻推薦
- 相似文獻
- 讀者推薦
- 相關基金文獻
- 關聯作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