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琳陳隋時期行跡考
劉林魁
寶雞文理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
摘要:法琳是活躍于唐代武德、貞觀年間的弘法高僧。其前期行跡,文獻記載模糊不清。綜合藏內外文獻,聯系中古佛教發展趨勢,可以勾勒法琳陳隋時期的大致行跡。法琳出生于北周治下的南方士族家庭,幼齒出家,游學江陵、金陵等地,弘傳佛教三論學。開皇十四年起,隱居當陽清溪山鬼谷洞。其間,師從智者大師,觀傳天臺戒法,并為智者作傳。大業元年入京,師從靚淵,駐錫至相寺。靚淵圓寂后,披發還俗,娶妻生子。義寧初年,入樓觀道觀修道,與樓觀道士一起支持李淵軍隊。武德元年,再次出家。陳隋時期,法琳的身份在僧人、隱士、道士之間多次轉換。分析法琳身份轉化的原因,對于理解其在武德貞觀年間政教沖突中的表現,以及唐初政教沖突興起的原因,或有所幫助。
- 專輯:
哲學與人文科學
- 專題:
中國古代史; 宗教
- 分類號:
B949.9;K241;K242
引文網絡
相關文獻推薦
- 相似文獻
- 讀者推薦
- 關聯作者
- [1]虞世南編纂《法琳集》考——兼論法帖《破邪論序》的真偽[J]. 劉林魁. 世界宗教文化. 2021(03)
- [2]辨常星之夜落:中古佛曆推算的學說及解釋技藝[J]. 陳志遠. 文史. 2018(04)
- [3]唐初抑佛政策之定型與鞏固——基於貞觀十一至十六年間幾個佛教事件的考察[J]. 李猛. 文史. 2018(03)
- [4]慧琳《一切經音義》目錄與佚書再檢討[J]. 姚雪瀅. 文獻. 2024(04)
- [5]《老子想爾注》“道可道”章佚文新考[J]. 馬兵. 宗教學研究. 2022(02)
- [6]梁武帝舍道事佛考辨[J]. 劉林魁. 學術探索. 2007(0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