敦煌唐五代曠野鬼夜叉圖像小議
王芳
慕尼黑大學印藏學系
摘要:敦煌地區的莫高窟和榆林窟盛唐至五代洞窟壁畫,以及藏經洞出土絹畫、版畫、紙本畫中,出現一些攜抱童子的男性圖像。通過比較犍陀羅、龜茲相關圖像,認為這種特異圖像為曠野鬼夜叉。繼而檢閱有關佛教文獻,得知原本啖食童子的曠野鬼夜叉,被釋迦佛降伏后皈依佛教。敦煌地區的曠野鬼夜叉圖像表明,在當地夜叉已轉變成庇護童子的善神。敦煌曠野鬼夜叉圖像是在西域龜茲、于闐等地佛教文化影響下產生的,在敦煌發展過程中又形成鮮明的地域特征。
- DOI:
10.13584/j.cnki.issn1000-4106.2016.06.012
- 專輯:
哲學與人文科學
- 專題:
考古
- 分類號:
K879.41
引文網絡
相關文獻推薦
- 相似文獻
- 讀者推薦
- 關聯作者
- [1]曠野中的背影(外一篇)[J]. 徐新民. 化石. 2017(04)
- [2]舊石器時代曠野居址初探[J]. 儲友信. 江漢考古. 1998(01)
- [3]傳統農具之鎬[J]. 杜懷超. 當代農機. 2013(10)
- [4]古羅馬的地獄入口探秘[J]. 丹丘生. 大科技(科學之謎). 2014(12)
- [5]關于敦煌地區早期宗教問題[J]. 顏廷亮. 敦煌研究. 2010(01)
- [6]唐代敦煌地區“雩禮”考述[J]. 趙玉平. 蘭臺世界. 2009(10)
- [7]論晚唐五代敦煌地區佛教在全國佛教中的地位——以僧尼人口為中心[J]. 楊發鵬. 敦煌研究. 2011(01)
- [8]漢簡所及敦煌地區水利建設與管理[J]. 孟艷霞. 敦煌研究. 2016(02)
- [9]從敦煌寫本《俗務要名林》看唐代敦煌地區的主要農作物種植[J]. 高天霞. 農業考古. 2017(03)
- [10]唐五代敦煌地區水稻種植略考[J]. 郝二旭. 敦煌學輯刊. 2011(0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