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獻知網節

敦煌莫高窟東壁門上供養像的圖像意義

陳明

魯東大學國際教育學院

摘要:敦煌石窟有一種特殊的供養像,即在佛窟主室東壁門上繪制窟主的父母、祖父母形象或本家族其他長者形象。這種現象自蕃占時期出現,在晚唐歸義軍時期許多家族窟中多有仿效。結合中晚唐敦煌當地流行"邈真像"的社會現狀,并將其佛窟、佛寺或家廟(家祠)甚至墓葬等相關的禮儀建筑聯系起來考察,就會發現這類供養像與當時普遍流行的"邈真像"有極大的相似性,同時又是將佛教的"往生極樂"概念與中國傳統的羽化成仙觀念相結合的產物,表明佛窟功能進一步向具有家廟(家祠)功能的家窟轉化。繪制生者的供養像是表達了對家族有功者的旌表,而繪制父母(祖父母)像既有"邈真"的功能,同時又寄寓了祈愿先祖升天、成仙的美好愿望。 
  • DOI:

    10.13584/j.cnki.issn1000-4106.2016.06.011

  • 專輯:

    哲學與人文科學

  • 專題:

    考古

  • 分類號:

    K879.41

下載手機APP用APP掃此碼同步閱讀該篇文章

溫馨提示:閱讀CAJ格式原文,請使用CAJ瀏覽器

下載:363 頁碼:50-57 頁數:8 大小:530K

相關文獻推薦
  • 相似文獻
  • 讀者推薦
  • 關聯作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