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始佛教的“無我”論與“十四無記”
張力力
摘要:<正> 自我拯救是原始佛教的最高宗旨,佛教全部教理即關注的問題就是如何認識自我的生存狀況(即苦、集),如何通過自我的道德實踐獲得自我解脫(即滅、道)。由此看來,“自我”是佛教理論中的核心概念。 但是在佛教中,關于“自我”的看法存在諸多矛盾,一般看來,在原始佛教中,“無我”論與“十四無記”之間就存在這樣的矛盾。“十四無記”,即對十四個問題不加分別,即宇宙是常還是無常?宇宙有邊還是無邊?生命死后是有還是無?生命與身是一還是
- 專輯:
哲學與人文科學
- 專題:
宗教
- 分類號:
B94
引文網絡
相關文獻推薦
- 相似文獻
- 讀者推薦
- 關聯作者
- [1]《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》后記[J]. 法音. 1997(08)
- [2]原始佛教的音樂及其在中國的影響[J]. 王小盾. 中國社會科學. 1999(02)
- [3]原始佛教涅槃思想初探[J]. 蘇思銘. 五臺山研究. 2017(02)
- [4]天人共緣起,宇宙無主宰——原始佛教緣起學說解讀[J]. 毛忠賢. 宜春學院學報. 2016(01)
- [5]原始佛教“正法律”的基本特色及啟示[J]. 楊荔薇. 法音. 2020(01)
- [6]原始佛教中佛陀的非神性思想探究[J]. 王小蕾. 寶雞文理學院學報(社會科學版). 2018(01)
- [7]關于原始佛教[J]. 朱錫強. 徐州師范學院學報. 1980(02)
- [8]試論原始佛教的緣起思想[J]. 吳夢. 法音. 2020(03)
- [9]原始佛教緣起無我語義下的心識論[J]. 傅新毅. 宗教學研究. 2001(04)
- [10]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理——評《佛學研究十八篇》[J]. 付云抒. 中國高校科技. 2017(12)